工业烘干机

2021年打造全自动工业烘干机设备

首页 > 新闻中心

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观察 农村清洁取暖现实问题和对策研究

来源:m6米乐官网app登录 作者:米乐m6登录米乐平台      发布时间:2024-05-12 07:33:17      浏览量:1
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清洁取暖项目工程,引导和培育了农村清洁取暖市场。当前,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实施完改造的地区如何巩固成果,如何保障已改造项目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即将实施的地区如何开好局迈好步,以避免重走弯路。此时深入调研农村清洁取暖现状,客观地评估农村清洁取暖政策施行效果和市场变化,总结经验十分必要。同时,农业生产领域的散煤使用情况也较为普遍,复杂分散、底数不清,因此对该领域的散煤使用情况调研也具必要性。

  2017年以来,中央财政支持北方清洁取暖改造城市一共实施了五批,重点地区纳入改造的城市以煤改气、煤改电为主,非重点地区纳入改造的城市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在政策形势方面,农村清洁取暖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碳达峰行动等正在形成合力之势,多措并举将更有利于实现农村清洁取暖的可持续发展。在行业市场方面,煤改气项目降温,原则上不再新增用户,存量市场置换释放潜力,空气源热泵逐渐成为煤改电主流方向,清洁炉具销量持续下滑,生物质能、“太阳能+”取暖等可再生能源产品势头强劲,推广应用示范面积不断扩大,顺应了降碳政策形势。

  2017—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北方清洁取暖改造城市一共实施五批,其中重点地区的60个城市占到总体比例的85.7%,其中前三批43个支持城市项目已实施完成,进入巩固成果阶段,第四批、第五批的17个城市正在持续推进中。目前,清洁取暖项目改造已覆盖重点地区的大部分城市,主要延续了煤改气、煤改电为主,清洁炉具作为过渡性措施,在暂不具备清洁取暖改造条件的农村地区仍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

  2021—2022年第四批、第五批支持城市中一共有28个非重点地区城市入围,占总体比例30%。非重点地区的清洁取暖改造刚刚开始,在技术路径方面充分考虑了地方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等,更加注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如新疆电力资源丰富,重点选择了以改电为主;甘肃、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形成了以“太阳能+”为主、煤改气煤改电为辅的特点;东北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形成了生物质取暖为主的特点。其他非重点地区大部分选择了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元化技术路径。

  持续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除了国家财政补贴支持政策外,2022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无论是横向围绕乡村振兴的相关协同政策、规划、实施方案,还是纵向围绕农村能源发展的规划、实施方案、农村能源试点县建设等具体支持政策,均明确将农村清洁取暖列入其中,协同推进实施,使农村清洁取暖形成了合力之势,有助于实现农村清洁取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2年煤改气项目招标大幅缩减,全年煤改气数量32万台,较2021年的95万台、2020年的268万台分别下降64.5%、88%。纵观近5年来的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情况,在以气定改、循序渐进原则指导下,煤改气政策红利已逐步消退。未来煤改气项目将逐渐进入查漏补缺阶段,普通工程和零售将成为燃气壁挂炉的主要市场方向,尤其是煤改气用户的产品升级置换将进一步释放出增长潜力。

  2022年以来,在“双替代”项目实施中煤改电用户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空气源热泵作为煤改电主要技术路径,政府项目采购逐年加大,市场销售额也持续向好,已成为煤改电主要方向,目前市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鲁晋等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也展现出一定市场潜力。

  2022年行业骨干企业清洁炉具销售量130万台,比2021年下降18.7%。其中生物质炉具约75万台,总体占比57.7%,燃煤炉具约55万台,总体占比42.3%,同比上一年度,生物质炉具销量增长4%,燃煤炉具销量下降37%。生物质炉具占比上升说明政府采购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而洁净煤炉主要通过零售渠道销售,占比下降说明市场低迷,同时也说明政府支持项目中洁净煤炉具采购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受煤价上涨和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取暖项目深入推进影响,北方的采暖炉销量逐年下降是不可逆的趋势,但是生物质炉灶市场却呈现出热销趋势。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需兼顾减污降碳效果和经济性,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基础较好的辽宁阜新、宁夏中卫和固原、甘肃兰州、金昌、武威等地区,“太阳能+电采暖”、“太阳能+生物质炉具”等多能互补的取暖方式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将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住户比较集中的乡村采取了集中供暖模式,农村分散采暖也呈多元化,燃煤炉具用户逐年锐减,散煤使用量大幅减少。在清洁取暖政策驱动和市场培育下,北方农村地区取暖正由传统粗放式燃煤向多能互补方式转变,加之乡村振兴、碳达峰行动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助力,将带动农村清洁取暖消费升级。农村清洁取暖形成了多元化应用、多能互补新格局,同时促使相关产品销售渠道变革。

  在政策引导和项目大力推动下,用户的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对于一些新型采暖方式,愿意尝试并逐步接受,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以煤改电、煤改气为主,改生物质取暖为辅,改洁净煤取暖作为兜底保障。大气污染防治非重点地区的东北以生物质取暖为主,电取暖为辅;西北除新疆以改电为主外,大部分地区选择了以生物质炉具、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蓄热式电暖器、直热式电暖器、燃气壁挂炉等组合取暖方式。

  居民对清洁取暖的选择意愿主要受农户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条件较好的用户注重取暖品质,对清洁取暖的要求是方便智能、干净舒适,自行选择购买电采暖或空气源热泵等产品意愿增强,逐渐接受、认可新型取暖方式;经济条件较差的用户则注重取暖成本,更倾向于就地取材。

  重点地区农户对清洁取暖评价两极分化。约16%的农村富裕家庭即使补贴取消也不会再烧煤,约47%的农村一般家庭在补贴取消后会继续采用清洁取暖方式,同时使用其他能源辅助取暖,约37%的农村贫困家庭对清洁取暖持否定态度,即使有补贴也不会用。非重点地区农户对清洁取暖接受度较差。约75%的家庭表示即使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也会同时使用煤炭、秸秆、薪柴等取暖,17.3%的家庭表示会继续使用改造后的清洁取暖方式,但也会辅助使用煤炭、秸秆、薪柴等取暖,只有7.7%的家庭表示不会再烧煤烧柴取暖。

  受多种条件制约和生活习惯羁绊,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已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的农村家庭中,有80%~90%的农户依然保留了炉灶炕烧煤炭、秸秆、薪柴炊事取暖的习俗。即使是在京津冀及周边清洁取暖项目已实施地区,也有大量农村居民使用传统炕连灶做饭取暖,未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的农村地区,90%用户还在使用炉灶炕做饭取暖。另外,虽然电气化产品在农村厨房越来越普及,但其难以完全替代大柴灶。因此,炉灶炕仍是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取暖可以多元化,但是炕连灶很难被完全取代。

  影响农村居民取暖返煤烧柴的原因主要受资源禀赋、能源供给、散煤管控力度、取暖成本及效果、设备可靠性、人口结构、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但诸多因素中取暖成本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清洁取暖改造及运行成本越高,返煤率就会越高,反之则会低;重点地区农村散煤管控力度大、返煤率较低,非重点地区农村散煤管控力度小、返煤率较高;以年轻人为主的家庭返煤率较低,以老年人为主的家庭返煤率较高等。

  根据东北三省和西北两省(区)的调研结果推算,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宁夏等五省(区)农村冬季取暖的散煤消费量分别是445.7万吨、278.5万吨、413.2万吨、448.6万吨、107.7万吨,农村居民煤炭消费量被低估。

  经过多年的政府支持项目实施和市场培育,农村清洁取暖设备及用能方式变得多元化,形成了多能互补的新格局。同时也导致了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加剧了农村取暖市场的竞争。

  一是终端经销商经营单一品类、单一品牌、单一产品的越来越少,向多品类、多品牌方向发展趋势明显,反映了用户的多样化取暖需求和注重场景体验的特点;二是线上推广引流、线下销售服务成常态。

  一是清洁取暖被认可,用户注重品牌与技术;二是购买渠道多元化,线上消费成潮流,网购对农村老年人来说已不再构成“数字鸿沟”,直接或间接实施网购的农村老年人已越来越多。

  近年来,围绕农村能源变革和清洁取暖项目运营,一些地方和企业进行了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的商业模式案例。这些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技术集成、资源重组,初具乡村能源站的雏形。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领域仍大量使用散煤,如粮食烘干、畜禽养殖、蔬菜花卉等种植大棚、农产品加工、烤烟叶等领域。农业生产领域用煤分散复杂、底数不清,调研难度大,普遍存在两极分化、使用锅炉热效率低、环保排放不达标等问题,是民用散煤治理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为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领域散煤使用现状,本文选择了东北地区粮食烘干和山东省养殖业的散煤使用现状作为典型样本进行调研分析。

  东北地区的粮食烘干广泛使用燃煤热风炉,数量多、分布广、散煤消耗量大。截至2022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的粮食烘干塔总量约1.54万台,粮食烘干热风炉使用的燃料有煤炭、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捆包等,其中使用煤炭占比93%,生物质成型燃料、秸秆捆包分别只占5%、2%,大部分的粮食烘干使用煤炭。东北地区粮食烘干塔中现有燃煤热风炉约1.4万台。按照现有不低于60%粮食烘干炉正常运转推算,东北地区每年正常运行的燃煤热风炉数量约8400台,每年散煤用量高达1340.5万吨。

  从后期运行成本来看,使用秸秆捆包比煤炭成本低一半还多。虽然煤炭热值高、消耗量低,但购买成本也高。使用秸秆捆包热值低消耗量高,但获得的成本很低,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是目前最经济实用的燃煤替代方式。

  山东是我国的畜牧养殖大省,主要包括生猪和家禽等。2021年生猪出栏量4402万头,排名全国第四;家禽出栏量26.4亿只,排名全国第一,包括肉鸡、蛋鸡、肉鸭等。根据相关数据推算,山东省的畜禽养殖年散煤使用量约83.8万吨。

  截至2021年,山东省生猪养殖户约27.2万户,年散煤用量77万吨。其中,中小规模养殖场25.9万户,占比95%,每年散煤用量约36.8万吨;规模化养殖场1.3万户,占比5%。每年的散煤用量约40.2万吨。

  2021年山东省家禽出栏达26.4亿只,养殖量大分散,底数不清,缺乏权威数据统计。此外,受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家禽出栏量和养殖户数量波动较大,调研存在一定难度。本文重点以临沂地区家禽养殖为样本进行调研分析,推算出山东省的家禽养殖年散煤用量约6.8万吨。

  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能源供给、热源改造、住房保温等多个环节。要实现农村清洁取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市场为主导,以各取所需、温暖过冬、经济可承受为目标。但目前现状是以政府支持项目为主导,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补贴,地方配套资金捉襟见肘,采取了低价竞标策略。而且自上而下以热源侧改造完成任务指标作为考核目标,缺乏系统性考量,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机制还导致了行业的创新动力不足,一些地方脱离现实,一味照搬,为后期运营管理埋下诸多隐患。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需引起各方重视。

  目前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改造工程,在硬性考核指标和环保问责压力下,实施时间紧、任务重、配套资金不足,导致一些地方成了“交差”工程,采取“一刀切”的推进方式,过于追求改造速度,重数量轻质量,没有充分考虑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改造后运行成本较高,导致了不能满负荷运行或直接弃用、返煤现象频发。

  当前各地主要依赖财政补贴推动清洁取暖,由于基础设施改造耗资巨大,部分清洁取暖设备价格高,电采暖和燃气采暖的运行成本高于燃煤,居民对政府补贴依赖性强,地方政府财政负担普遍过。